材料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学校创办之时,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2000年学校批准组建独立建制的材料工程系,2009年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成立材料技术学部,下设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学院和汇得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学部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物理(国家一流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上海市一流专业)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功能材料化学工程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材料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校本科生1150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近500人。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并获评项目结题优秀。近年来,学部获得上海市和行业协会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部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44名、硕士及博士生导师62名,90%的教师具有“双师双能”资质。学部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技术带头人、上海市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曙光学者、浦江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各类人才40余人次;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教书育人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荣获“上海市教育先锋号”;多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学部承担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等教学改革项目。承担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等课程建设,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在线课程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年均出版专著(教材)10余本、发表教改论文数30余篇。依托行业办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人才。学部是上海市金属学会、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市聚氨酯工业协会等理事单位。与宝武、华谊、晶澳太阳能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汇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功能新材料产教融合校企工作室,冠名奖学金;立足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研发和应用,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企业承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学部重视国际合作,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并互派师生交流,多名国际材料领域知名教授受聘学校“海外名师”,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