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的学部改革要求,继9月智能技术学部党委与材料技术学部党委召开“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联组学习暨发展规划研讨会之后,10月24日,材料技术学部党委联合智能技术学部党委与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校企携手谱新篇”为主题,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以及党委教师工作部主办、两个学部承办的第110期教师沙龙---产教融合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陈海瑾亲临大会指导并亲切慰问与会嘉宾。

材料技术学部党委副书记、主任房永征,智能技术学部常务副主席裴颂文,党委书记陈雷等学部领导及教师代表;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创新党支部书记朱锦超,照明所第二党支部书记骆露,以及公司技术、管理骨干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材料技术学部党委书记陈勇主持。


会上,朱锦超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概况与产教合作需求。作为深耕声光电领域70 余年的行业标杆,公司在军用航空照明、智能配电、模拟仿真等领域占据核心地位,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等民机项目,是国内航空电器领域的重要力量。公司重视研发与人才培养,当前正围绕航空照明防眩光优化、封装技术突破、智能巡检系统升级等工程难题寻求技术支撑,亟需高校科研力量与专业人才助力产业升级,希望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
房永征代表材料技术学部介绍了学部的学科特色与办学成果。学部依托光电信息材料、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等特色方向,建有国家照明系统相关平台与上海光探测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健康照明、激光照明、可见光通讯等领域成果丰硕,其团队研发的紫光激发荧光材料显色指数达95 以上,耐海水腐蚀荧光体为深海通讯提供技术支撑。学部创新推行 “产业学院 + 专班制” 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汇得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选派 10 名研究生驻企开展课题研究,实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学生实践”的产教协同闭环。材料技术学部副主任刘玉峰和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候京山老师分别介绍了材料技术学部先进照明材料和光通信进展,以及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进展。

裴颂文代表智能技术学部介绍了学部的整合优势,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11 个专业,坚持 “三个三分之一” 育人理念 ——三分之一课程依托校内先进实训中心、三分之一引入AI技术赋能教学、三分之一对接企业真实项目,与多家企业共建信息与智能技术产业学院,此次与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学部将重点发挥智能检测、AR 巡检算法开发等优势,助力企业航空装备维护智能化升级。陈雷介绍了智能技术学部的党建情况,表示要传承智能技术学部四大学院优秀的做法,守正创新,同时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积极拥抱技术浪潮,学部党建工作将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落实到产学研合作,区域化党建等,从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做好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工作。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三方代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同时围绕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就AR眼镜巡检算法优化、航空照明材料定制开发等议题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参观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此次会议,是两个学部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以及学校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部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合力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党建引领,深度融合产教资源,构建“党建引领、校企协同、产教互促”的合作新格局,通过共同与企业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实地考察科研设施,为双方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搭建长效合作平台。未来,材料技术学部和智能技术学部将继续携手以党建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持续完善“科研共攻、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机制,共同为培育航空等企业和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开启学部改革新篇章。
文/图:宋鑫莉